行业动态
超级管理员
本站
127
试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规章制度
1、原始记录及数据处理制度
(1)原始记录必须如实记载,不得随意更改和增删。
(2)原始记录应填写省统一编制的表格,不得用铅笔书写,内容应填写完整、清洁、整齐,应有测试人与校核人签名。
(3)校核者必须认真核对检测数据。
(4)原始记录要进行可靠性分析,如有异议,应立即检查核实或重新检测,经分析核实或明显笔误确需修改时,作废数据应划一条水平线,将正确数据填在右上方,加盖更改人的印章。
(5)原始记录应集中保管、存档、保存期为五年以上。
(6)检测数据有效位数的确定应按检测规范、技术标准中的规定执行,与检测系统的准确度相适应。
(7)当确定某一数据为异常值时应先作技术上的综合分析,确属检测仪器问题或检测工作原因,可采用对比检测法,重新测定,加以更正或剔除。如检测食品或检测工作正常,实验数据应予保留,不可剔除。
(8)整理后的数据应填入原始记录的相应部位。
2、检测报告的编制、校核、审核制度
(1)检测报告采用省统一印制的表格。
(2)检测报告由检测人员按统一格式填写,试验人员签名并对原始记录数据负责,复核人员应对计算公式、方法、进行复核签名并对计算过程负责,最后有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对试验结论负责并加盖公章。
(3)检测报告各项数据应用法定计量单位,表达形式清晰,字迹清楚准确无误,实验结果和结论明确。
(4)检测报告发送过程
严格控制发送份数,检测报告一般为一式三份,其中一份由试验室存档,二份发送被测单位。无关单位及人员不得列入发放范围。
(5)检测报告的保存
A.检测报告作为技术资料由专人保存,保存年限为五年。
B.检验报告一般不允许借阅。确需供阅需征得技术负责人同意签字后方可借阅。
(6)检验报告的更改程度
A.当发出的检验报告发现错误,不涉及结论更改时,由检测人员提出,经技术负责人批准,重新发一份报告代替,注明所代替的报告编号并将原检验报告作废,但不得销毁。
B.如发出的检验报告有误,涉及更改时,由检验人员写出书面报告,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后,重新发出检测报告代替,并将原检测报告作废,但不得销毁。
C.发出的报告出现差错,均按事故处理。
3、样品保管制度
(1)样品室由样品管理员管理
(2)样品保管员根据样品种类、型号、规格,存放在规定地点,并建立台帐。
(3)检测人员在试验室前按试验任务领取样品,并与样品保管员认真交接,如发现样品损坏,遗失等情况,应及时汇报技术负责人,按失效样品或事故处理。
(4)要保存的样品按有关规定封存,一般应保留1-3个月。
(5)样品存放应按有关规定的条件存放。
(6)对检测过的样品应按次序存放在指定地点,一般应保留一个月。对于过期报废的样品,由样品保管员提出,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才可清理销毁,并将销毁日期登记在册。
4、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
(1)凡作为评判结构强度等需要的砼、砂浆试件、基层材料试件或其他需要的试件均应遵守本管理制度及有关技术规范的养护规定。
(2)有标准养护的试件均应办理交接手续,标养室管理员应按规定格式建立台帐。
(3)标养前先应在试件上标明日期与养护终了日期,并按先后顺序排列。
(4)标养室管理员每天记录两次室内温度和温度(8:30、16:30),并与规定养护温度和温度相对照。如不符合规定时应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以予解决。
(5)试件达到养护龄期后,标准室管理员应立即通知分管主任,试验员进行试验。未达到养护龄期的试件如要提前试验,必须征得实验室主任批准。
(6)标准室管理员应经常保持养护室内的清洁卫生,保养好恒温恒湿机,发现问题应向试验室主任报告后妥善处理。
(7)标准条件:
温度:20±2摄氏度 温度:95%以上
5、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
A)检测仪器设备的采购由设备员提出购买申请,报室主任同意
后再报公司设备部或实验员负责购买,货到后,由实验室设
备员会同公司设备部开箱验收。
B) 新购设备经调试和试转合格后,设备要在有关单据上签收,
并登记入帐。
C) 所检设备如验收不合格,则由设备员向设备部提出要求退货、
调换或修理,待合格后方可办理移交手续
(2)检测仪器、设备合格标志的规定
A) 检测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工作由设备管理员负责,按照检定
周期表的规定按期检定。并根据检定结果分别贴上合格证、
准用证、停用证三种标志。
B) 检定的仪器设备的标志,由设备管理员根据检定结果统一管
理,任何人不得更改。
C)以下情况之一,由设备管理员在仪器设备的明显部位贴上合
格证标志(绿色)。
① 计量检定(包括自检)合格者。
② 设备不必检定,经检查其功能正常者。
③ 设备无法检定,经对比或鉴定适用者。
(3)对以下情况之一,由设备管理员在仪器设备明显部位贴上
准用证标志(黄色)
A)多功能检测设备,某些功能已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 功能正常,且经校准合格者;
B)测试设备某一量程精度不合格,但检验工作所用量合格者;
C)降级使用者;
对以下情况之一,由设备管理员在仪器设备的明显部位贴上停用证标志(红色)
A) 检测仪器设备损坏者;
B) 检测仪器设备经计量检定不合格者;
C) 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
D) 检测仪器设备超过检定周期者。
(4)检测仪器设备使用、维修、保管。
A)检测仪器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必须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充分了解熟悉该仪器的操作规程、性能、使用方法、安全措施,必要时须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操作使用。
B仪器设备应由专人操作,其他无关人员不得擅自操作。
C)使用仪器设备,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D)仪器设备由专人保管,共同使用,使用后填写使用记录。
E)在使用时发现仪器设备有异常或故障时,设备保准能用后
能恢复使用。
F)计量设备管理人员必须经常检查计量检定的有效期,在到
期前一个月向负责人提出了并及时送计量部门检定。
G)检测仪器设备不得用于检测无关的其他工作。
(5)检测仪器设备的降级及报废制度
A)检测仪器设备经计量管理部门鉴定,检测精度不能维持原
有水平时,应降级使用。
B)检测仪器设备经有关部门及计量管理部门检定,不能修复使用时,应报废。
6、检测工作质量的申诉和处理制度
(1)质量申诉和处理由室质量负责人负责。
(2)凡被检单位对检测报告的测试结果提出异议时,应在报告发送一个月内,书面提出对测试结果的异议申诉。
(3)被检单位对测试结果提出异议的申诉内容,由质量保证负责人会测试人员,按照规定的技术标准,认真对检测报告、原始记录、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方法进行检查。
(4)检查结果,由实验室质量保证负责人写出“处理报告”。
(5)将“处理报告”送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由技术负责人在“处理报告”上签字。
(6)根据技术负责人批准的“处理报告”,如确实无误,由质量负责人向被测单位作出书面答复,确认原报告正确有效。
(7)发经核查原检测报告有差错,应发书面文件声明原试验报告作废,如已给被检单位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向有关部门报告,挽回影响。对造成错误的直接责任者给予适当处理。
(8)如被检单位仍有异议,可送上一级检测单位复测,经济责任由败诉方承担。
(9)全部申诉报告、处理报告、复查结果、书面答复等文件,在申诉处理完毕后,存档保存。
7、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1)下列情况作为检测事故处理:
A)取样不符合规定,造成损失;
B)保管不善,造成样品丢失损坏;
C未严格按照试验规定要求和试验条件进行试验,而造成试验
错误和样品损坏;
D)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测试仪器设备损坏;
E)未按规定要求检查仪器设备,因设备故障,造成试验错误和
样品损坏;
F)错误判断,读数读错,造成试验结果错误;
G)不注意安全,不遵守规章制度造成安全事故。
(2)凡造成经济损失1000元以上或影响极坏的,以及重伤以上的安全事故作为重大事故,其它作为一般事故。
(3)发生事故时,检测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事故的发展,并注意保护现场。并立即向室主任报告。
(4)事故报告采取统一的格式填报。
(5)由室主任组织人员检查事故的现场,分析事故原因和性质,明确责任人,并在事故报告上填写有关意见,提出纠正错误及处理意见。发生重大事故时,室主任应立即报告公司领导,请示后才能作出处理。
(6)事故报告由资料员存档。
8、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应长期保存的技术资料有:
A国家、地区、部门有关产品质量方面的文件、政策、法令、法规、规定;
B产品技术标准、相关标准、参考标准(国内的和国外的);
C检测规程、规范、实施细则、检验方法(国内的、国外的、自编的);
D计量检定规程、暂行检验方法;
E仪器设备说明书、计量检定合格证、仪器、仪表、设备的验收、维修、大修、使用、报废记录;
F检测仪器、设备明细表、台帐。
(2)保存期为五年的技术资料有:
A各类检验原始记录
B各类检验报告;
C用户反馈意见及处理意见;
D试样入室登记;
E检验报告发放登记。
(3)技术资料的管理
A技术资料由资料保管员负责收集、整理、保存;
B技术资料出入室时,应办理交接手续;
C试验人员如需借阅技术资料,应办理借阅手续,与检验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查阅试验报告和原始记录;
D一般不得复制技术资料,如确需复制,需办理复制手续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
E超过保管期的各类技术资料,由资料保管员提出,经技术负责人、室主任审核批准才可销毁,并应该销毁的资料编号、试验年月等内容登记造册。
(4)技术资料的保密制度
A本室人员须自觉遵守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
B本室人员对被检单位提供的技术及试验结果,负有保密责任,未经被检单位许可,不得私自泄密给其它单位和无关人员。
C在试验结论未确定之前,检测人员不得私自向外漏测试情况。
D上级部门下达的密级文件不得外传,在有效期内负责有保密责任;
E凡属上述涉及保密的技术资料及文件必须归档存入档案室内,本室人员如有需要借阅时,必须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且一律不得外借。
9、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设立检测人员专业技术档案,将历次培训考核成绩存入档案,用以确定期是否具备进行某项测试工作能力。
(2)有目的地派出各类专业人员参加部、省、市举办的学习、讨论会及各类培训学习,以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3)考试考核内容为:上岗操作、标准规程、取样试验、数据处理、填写报告、计量法规等内容,成绩列入档案作为评定技术职称、晋级以及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
(4)培训计划
序号 | 培训项目 | 接收培训单位 | 培训计划 |
1 | 检测规范、标准 | 省检测中心 | 二年一次 |
2 | 检测知识与操作 | 市质监站 | 二年一次 |
3 | 外加剂试验 | 省检测中心 | 二年一次 |
4 | 计量检定培训 | 市检测中心 | 不定期 |
5 | ISO9000内审员 | 质量认证公司 | 不定期 |
10、实验室保密制度
(1)原始记录应用钢笔或用签字填写,内容要完整,字迹要清楚,要如实记录,不得随意涂改,如写错应在作废数据上划上水平线,盖上修改人印章,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数据。
(2)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均应有试验、审核、复核三者的签字。
(3)原始记录在试验报告发出的同时,由资料保管员存档,保存期五年。
(4)试验报告采用统一表达,内容清楚整洁、签名齐全、数据准确、结论正确。
(5)试验报告不得涂改。
(6)试验报告在复核、审核过程中发现错误应由试验人员重新填写,审核人员不得自行更改。
(7)当发出的试验报告发现错误时,应收回原报告,重新发一份正确的报告代替;原报告注明作废盖章后存档。
(8)不允许无关人员及外单位人员查阅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
(9)资料保管人员要有关技术资料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密。
11、实验室安全防火制度
(1)实验室的安全防火由兼职安全员负责全面工作。
(2)全体人员应高度安全工作,自觉遵守安全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3)见习人员、新员工应接受安全教育后,才能进入工作岗位。
(4)试验员完成检测工作或下班时,节假日均应拉掉电闸、关闭门窗、关掉水闸,并应检查后才可离开试验室。
(5)易燃、易爆、易腐和有毒物品,如实验室工作需要上述物品,就专职保管员严格保管和发放。任何其他人不得保管。
(6)检测室配备消防安全设施,任何人不得挪用或移动位置
(7)在需要检测工作所需环境条件的,检测室设备空调器和加湿装置,需经常检查并维护设备,做好记录。
12、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或突然的外界干扰处置制度
(1)外界干扰(如停水、停电等)而突然中断试验,对于压试场、抗渗试验、砂石筛分析、砂石含泥量、压碎值等试验项目来电后仍可正常进行试验而不受影响的项目可于来电来水后用备用试样重新试验,停电停水时所做的试验作废。
(2)检测仪器设备故障造成而中断试验的,可用相同等级满足测试工作要求的代用仪器重新进行检测,无代有仪器设备的,可将样品送其它通过计量认证的单位检测或将损坏的仪器设备修复,重新检定合格后,才能进行检测工作。
(3)当发生被测件损坏,无法得出完整的检测数据,原有的检测数据时,原有的检测数据作废,重新抽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以第二次检测数据为准。
(4)检测过程发现仪器设备损坏,被测件毁坏事件以及人身伤亡事故应保护现场,向技术负责人和室主任汇报妥善处理。
(5)测量超差或测量结果散布太大,应详细检查原因,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处理。
13、《质量管理手册》等内容工作文件的制定、颁发和修改制度
(1)《质量管理手册》等内容工作文件由技术负责人主持制定,经实验室主任签批。
(2)有文件签批后,由公司办公室统一打印、登记、颁发。
(3)《质量管理手册》等内部工作文件的修改、补充内容,由技术负责人主持,经实验室主任签批后打印,作为《质量管理手册》的附件交给试验人员执行。
(4)凡属检测能力、检测手段、检测方法条项的重大修改,由技术负责人提出修改、实验室主任签批后颁发。
(5)《质量管理手册》每三年全面修订一次,删除过时的条文,补充合理内容。
14、《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检查制度
(1)质量负责人负责检查《质量管理手册》的执行情况。
(2)检测人员每半年自检一次,写出书面材料,经室主任审阅后存档。
(3)在平时工作中,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质量负责人。每二年由质量负责人主持对《质量管理手册》、规章、制度、检测实施细则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提出修改意见,写出书面材料报技术负责人和室主任同意后,可对《质量管理手册》进行修改和补充。
15、检验工作管理制度
(1)日常检验工作由技术负责人向检测人员下达。当技术负责人不在时委托检测组组长下达检验任务。
(2)检测开始前的规定
A)检测人员接到检测任务后,向样品保管员取得相应的样品或到
现场随机取样后进行检测。
B)由检验人员对样品进行检查,确认期外观质量及状态,做好
记录。
C)检验人员应对试验地点的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温度、湿度、电
源等)并记录检查情况。
D)检验人员应检查检测仪器设备的性能是否正常,是否有计量标
志,是否超过计量检定周期。
E)检验人员应检查水、电等是否符合仪器设备的操作要求,在
确保正确无误后,才能开机进行检测工作。
(3)检测过程中的规定
A)检测工作至少应有两人参加,由一人读数,另一人复核,并进
行复核。
B)检测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持有上岗位。
C)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按国家检测规范或技术标准规定的方法进
行,不得擅自更改检测方法。
D)在检测过程中出现“边缘”数据时,在可能的条件下,复测三次。
(4)检测工作结束后由检测人员出具检测报告,并签名,然后将检测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交复核人员复核签名。
(5)经复核人员复核过的检测报告交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名并盖公章。
(6)检测报告一式三份,一份实验室留底存档,二份交受检单位。
(7)试验员的检验质量上质量负责人考核,作为评定资金、晋升工资的重要依据。
16、见证取样制度
(1)在施工现场取混凝土试样时,须由监理同时在场方能见效。见证时要求能指导取样者(施工方)按取样操作规程;在搅拌筒高速搅拌均匀后,当混凝土卸料至一半左右时提取,数量不少于0.02M3,试样搅拌均匀后再作塌落度试验及制作试块,并作相应的记录。
(2)气温零度以下现场取样制作的混凝土试块,必须搬到室内,防止试块冰冻。夏季现场取样制作的混凝土试块,应防止试块受到日晒、风吹引起干燥失水,试块上应覆盖草袋等物并浇水养护。
(3)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的见证取样由本室人员操作、供应方(司机)在场见证时抽取封存。在封条上填写品名、取样人、取样日期及见证人的签字,然后放入样品室封存,在样品单上填写记录。
17、实验室文明卫生生产制度
1、办公室
①每天打扫两次,包括桌、窗、台、擦地板,上班前15分钟完成。
②各种文件、报表、资料摆放有序,桌面整洁有条理。
③办公室内不得乱放鞋、帽、衣服、手套、雨具等、个人用品一律放入本人的工具箱内并关好箱门。
④出入随手关门,闲杂人员进入需予以制止。
⑤垃圾筒每天至少清理一次。
⑥不得在室内吸烟、睡觉、闲聊、坐姿文明。
2、各检测室
①试验仪器设备、工具、使用后必须清理干净,摆放在原指定位置。
②夜班结束前全面清扫一次,包括窗、台、地面、仪器设备。
③检测工作场所,须保持清洁、整齐、安静、各检测人员负责的部位必须坚持天天打扫。
④实验室严禁吸烟、随地吐痰,禁止将与检测没关的物品带入检测室,禁止在检测室做与检测无关的事情。
(3)离厂时,如室内无人,必须锁好门、窗。
(4)每天由室主任检查记录上墙,作为月卫生考核依据。
18、搅拌楼电子称校方案
为了确保搅拌楼电子称的称量精度,使混凝土的质量万无一失,现制订以下方案:
1、 校称人员必须由试验室,生产部人员组成。
2、 校称记录必须填在规定的表格中,放试验室存档。
3、 水泥称、粉煤灰称、水称及外加剂称每星期校一次,具体时间定为星期六(当天空暇时间内),若一周混凝土方量超过3000方,则3000方校一次。
4、 砂、石称每四周校一次,具体时间定为第四周的星期六(当天空暇时间内),若四周混凝土方量超过9000方,则9000方校一次。
5、 若在生产期间发现称有异样,试验室有权决定随时校称。
6、 校称时所加砝码的重量由试验人员决定(砝码重量≥500KG外加剂称除外)。
7、 校称结束后,其结果记录在表上,必须有三方人员签名。
19、混凝土拌合用水河水的水质检验制度与方法
为保证预拌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性能,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和《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要求,特制订本河水水质检验制度与方法如下:
1、 河水取样:在经常流动的河水面上300~500MM处采集。采集时防止人为污染,采集水样用容器应预先彻底洗净,采集时再用待采集水样冲洗三次后,才能采集水样。水样采集后应密封,并填写取样记录。水质分析用水样不少于5升,测定水泥凝结时间用水样不少于1升,测定砂浆强度用水样不少于2升,测定混凝土用水样不少于15升。
2、 本公司实验室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水泥凝结时间差试验:分别采用河水与饮用水(自来水)做拌合水,按现行国际《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测定同一种水泥的初凝、终凝时间,计算初凝时间差和终凝时间差。按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试验所得水泥初、终凝时间差均得不大于30分钟。
3、 本公司实验室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比(若有早期强度要求时增加7D抗压强度比)试验:
(1)砂浆抗压强度比试验:分别采用河水与饮用水(自来水)做拌合水,按现行国标《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制作同一种水泥的砂浆试件各一组,测定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计算其抗压强度比值。
(2)混凝土抗压强度比试验:分别采用河水与饮用水(自来水)做拌合水,按现行国际《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采用相同原材料、相同配合比制作强度等级范围为C20-C30混凝土的立方体试件各一组,测定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计算其抗压强度比值。
按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试验所得砂浆或混凝土抗压强度比不低于90%。
4、 水中各类物质含量(包括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盐、硫化物的含量指标)的分析检验,本公司将每六个月一次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依据其出具的水质试验报告和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判定该河水是否适用于拌合用水。
5、 若经检验判定该河水水质不符合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本公司将坚决停止使用该河水作为拌合用水,改用可饮用的自来水作为预拌混凝土的拌合用水,确保预拌混凝土的各项性能符合质量要求。
七、仪器操作规程
(一)分析天平操作规程
1、接通电源,打开天平,调整零点。
2、旋转开关使用时,必须缓慢均匀地启闭,过快会使刀刃损坏,同时由于过剧晃动造成计量误差。
3、在每次称量时,都应将天平关闭,绝对不能在天平开启时增减砝码,或在称盘中放置被称物。
4、关闭天平,将被称物连同容器放置在天平的右称盘上,先适当地估计添加砝码,然后开启开平,观察指针偏移方向后,再增减砝码,重新开启天平至投影屏中出现静止10MG内的读数 止。
5、记下读数,关闭天平,填写使用记录,清洁干净天平。
6、若被称物在10MG以下时,则可在投影屏上直接读出读数。
(二)箱式电阻炉操作规程
1、将热电偶从热电偶固定座的小孔中插入炉膛,孔与热电偶之间间隙用石棉绳堵塞,然后固定。
2、揭开温度控制器罩壳,按照“电阻炉与温度控制器电气连接接线示意图”及温度控制器后端接线板标注导线正确连接电源、电炉、热电。
3、将热电偶短接,旋转温度指标仪面部下端中间螺钉,调整零位基准点。
4、旋动温度指标仪面部右下角螺钉,将温度指示仪设定指针调整至所需工作温度的位置。
5、全面检查各部位接线是否有误。
6、将试验样品放入炉内,通过电升温。
7、试验结束后,断开电源,清洁干净仪器。
8、填好仪器使用记录。
(三)PH酸度计操作规程
1、 装上电极杆和电极夹,并按所需位置紧固。然后装上电极,支好仪器后背支架。
2、 打开电源开关前,将“范围”选择开关置于中间位置。
3、 打开电源开关,检查仪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4、 标定仪器的PH值。
5、 用标定后仪器,测量试验溶液的PH值,并记下读数。
6、 使用结束后,卸下电极杆、电极夹、电极、清洁干净仪器,填好使用记录。
(四)水泥抗折试验机操作规程
1、 打开220V电源,检查仪器是否正常。
2、 调零。
3、 将准备好的试条放入夹具。试体标示面面对试验人。
4、 启动机器。
5、 试条断掉之后,记录数据。
6、 松动流动砝码,流动砝码复位燃后做下一次试验。
试验结束后关闭电源。写好使用记录。
(五)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
1、 仪器使用前先检查三位开关是否都置于停,时间程控制器插头是否插入面板的“程度输入”插座。
2、 接通电源将开关置于自动位置。
3、 将称量好的水倒入搅拌锅内;称量好的砂放入砂储存容器内。
4、 台升手柄,放下搅拌器。
5、 启动程序控制器按钮,搅拌开始,同时加入称量好的水泥。
6、 搅拌结束后卸下搅拌锅,倒出搅合料,立即成型。
7、 试验结束后,断开电源,清洗搅拌锅,用抹布擦干净搅拌机外表面。
8、 写好该仪器的使用记录。
(六)水泥净浆搅拌机操作规程
1、 仪器使用前先检查三位开关是否都置于听,时间程控制器插头是否插入面板的“程控输入”插座。
2、 接通电源将开关置于自动位置。
3、 将称量好的材料倒入搅拌锅内。
4、 搬运手柄,使搅拌锅上升到位后旋紧定们螺钉。
5、 启动程度控制器按钮,搅拌开始。
6、 搅拌结束卸下搅拌锅,倒出拌合料且立即成型。
7、 搅拌试验结束,断开电源,清洗搅拌锅,清洁搅拌锅,用抹布擦净仪器外表面。
8、 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
(七)FZ-31A型沸煮箱操作规程
1、 使用前,全面检查该仪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2、 制作雷氏夹试件,制作好后立即将试件连同试模移至养护箱内养护24±2H。
3、 将沸煮箱内充水高度约为180MM(以内箱体底部起算),将经过养护的雷氏夹从玻璃板上取下,两指针朝上,横模横放于篦板上。
4、 通控制箱电源,启动“自动”开关,沸煮箱按照指定的程序工作210分钟后结束。煮毕将水由热水咀放出,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后,取出试件进行测量,记下读数。
5、 断开电源,清洁干净仪器,填好使用记录。
(八)负压筛析仪器操作规程
1、 试验前打开后门检查所有零部件是否接好,各连接管口应保持紧密状态,将电源插入220V交流电源插座内。
2、 根据不同试件调整仪器工作时间。
3、 将称好的试样,倒入试验筛内,盖上筛盖启动仪器。
4、 筛析结束后取下试验筛,将筛余物倒入天平称量,将筛析结果记在有关记录本上。
5、 结束后用刷子从试验筛网的两面轻轻刷清,并把筛网对着亮光检查合格后,方可把试验筛保存在塑料袋内,并用抹布将仪器外表抹清。
6、 吸尘器应定期清灰,以保持收尘袋的清洁,确保负压值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7、 试验结束后,断开电源,填写好仪器的使用记录。
(九)TYE-300型压力机操作规程
1、 根据试件选用量程范围,挂好砣并对准刻度线。
2、 调整缓冲阀使之与量程范围相适应。
3、 转动总开关接通电源。
4、 开动油缸电动机,拧开送油阀使活塞上升一段,然后调指针对零后停止油泵电动机。
5、 启动加载速度指示器电机,并迅速调到适当的位置,此时指示盘保持一定的速度旋转。
6、 放好试件。
7、 启动油泵电机,迅速将送油手柄调到相应位置,应保持试件加荷时指针与指示盘同步旋转,直至试件被压碎,关闭送油阀,并停止油泵电机加载速度指示器电机。
8、 记录试验数值。
9、 打开回油阀,然后拨回从动针。
10、 关闭加载速度指示器旋钮。
清除被压碎的试件。
(十)水泥标准养护箱操作规程
1、 仪器工作前,检查箱内开关是否灵活,电气、制热、制冷等部件是否损坏。
2、 开机前,将箱内该加水的地方加满水。
3、 插上电源,打开开关,按标准设备、温度值。
4、 当温、湿度达到国家标准规定值时,将水泥试块放入箱内水槽中进行相关龄期的养护。
5、 在该设备工作期间,要经常检查加湿器、水箱,干湿盒内不要断水,盒内纱布每月更换。
6、 在该设备工作期间,每日记录箱内温、湿度至少两次。
7、 平时要做好仪器的清洁保养工作,填好其使用记录。
8、 仪器不工作时,要拔掉电源,以免损坏仪器。
(十一)水泥胶砂振动台操作规程
1、 操作前应拿掉定位套,检查各运动部件是否运动自如,电控部分是否正常,加注润滑油后开机空转,检查一切正常后方可使用。
2、 每次使用前必须拿掉定位套。
3、 使用前,有油杯的地方应加注润滑油,凸轮表面应涂薄机油以减少磨损。
4、 装上空试模及料斗,并用夹具压住料斗进行试车。
5、 试车正常后装料进行震实,按照规定的程序震实120次后结束。
6、 切断电源,填写使用记录,清洁干净仪器。
(十二)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1、 在称台上无重物的前提下,打开电源,开机预热若干分钟。
2、 检查各键功能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3、 按下“置零”键,对称进行置零,确保零位指示灯亮。
4、 将称量盘放于称台上,按“去皮”键重量显示窗显零,去皮灯亮。
5、 把试样放在称量盘中进行称量,记下读数。
6、 使用结束后,填好使用记录,关机切断电源,拔掉电源断头。
7、 清洁干净仪器。
(十三)震击式标准震筛机操作规程
1、 开机前,拧出上螺塞,加足润滑油对螺孔面。
2、 将称量好的试样倒入套筛内。
3、 左旋扭紧螺栓,松开筛盖固定顶杆,然后往上提起筛盖,右旋固定。
4、 将套筛放在筛托盘上,再将扭紧螺栓左右松开往下压并右旋固紧套筛。
5、 打开电源,按要求设定筛分时间,进行筛分。
6、 筛分结束后,定时钟自行转至停止位置,切断电源。
7、 填好使用记录,清洁仪器。
(十四)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
1、 箱体固定后,打开左侧边门,检查左侧的各紧固件是否有松动现象,如有应加以紧固,同时检查电气系统是否良好。
2、 接通电源,注意接好地线。
3、 箱体预升温一次,待进入恒温阶段后,即可正常使用。
4、 箱体工作时,切勿将手伸入箱内及突然打开箱门。
5、 本箱无防爆设备,严禁易燃物及带挥发性的物品置入箱内,以免发生爆炸。
6、 试验结束后,断开电源,清洁干净箱体,填好其使用记录。
(十五)贯入阻力仪操作规程
1、 使用前,检查仪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2、 将混凝土拌合物用5MM(圆孔筛)振动筛筛出砂浆,拌匀后装入上口径为160MM,下口径为150MM,净高150MM的刚性不渗水的金属圆筒,试样表面应低于筒口约10MM,用振动台振实,容器加盖,置到20±2℃的环境中。
3、 对一般混凝土在成型后3-4H,掺早强剂的在成型后1-2H,掺缓凝剂的成型后4-6H开始在贯入阻力仪上进行第一次测定,记下指数读数。
4、 以后每隔0.5或1H测定一次,记下读数,在临近内初、终凝时要缩短测定间隔时间。后一次测点应避开前一次测孔,其净距为试针直径的2倍,但至少不小于15MM,试件与容器边缘的距离不小于25MM。
5、 测初凝时间和截面积为100mm²的试针,测终凝时间用截面积为20 mm²的试针。
6、 通过记下的每一次的净压力(贯入深度达25 mm时的压力),计算出贯入阻力值。
7、 以贯入阻力值为纵坐标,测试时间为横坐标,绘制贯入阻力值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求出贯入阻力值达3.5MPA时对应的时间作为初凝时间以及贯入阻力值达28MPA时对应的时间作为终凝时间。
8、 测试结束后,清洗干净仪器,填好使用记录。
(十六)压力泌水仪操作规程
1、 按照说明书上的图示将液压起顶机与压力泌水仪装配好,检查仪器能否正常工作。
2、 将混凝土拌合物装入试料筒内,用捣棒由外围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将仪器按规定安装完毕,称取混凝土的重要。
3、 尽快给混凝土加压至3.5MPA,立即打开泌水阀门,同时开始计时,并保持恒压,泌出的水接入100ML量筒内,加压10秒后读取泌水量V10;加压140秒后读取泌水量V140.
4、 按照国家标准计算该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率。
5、 试验完毕后,将液压起顶机与泌水仪分离;然后将下底座取走,上部放在脱模架上,加压后,混凝土块会自动脱落。
6、 清洁干净所有用过的仪器,放下仪器箱内。
7、 填好该仪器的使用记录。
(十七)HS-4型混凝土抗渗仪操作规程
1、 本机适用于做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测定和试验研究,并可利用它其他建筑材料的透气性透水性的测定的质量检查。
2、 试验前一天将试件从养护室中取出,侧面涂满密封膏,将试件用力压入试模内。
3、 在抗渗仪贮水罐和试模底盘内灌入清水,排除管路系统内的空气。
4、 关闭0~6号阀门,开启电源,检查管路有否漏气、漏水,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转动,当指针所指压力值超过所需试验压力值0.1MPA时,打开0号阀门。
5、 把安装好试件的试模,可靠地固定在仪器上。
6、 调节电接点压力表的两根限压指针转到所测压力值的0.25MPA位置上。
7、 开户电源打开小水阀,关闭0号阀门,当小水嘴水流成线后相继打开1~6号阀门,并将小水阀关闭。
8、 试验时水压值从0.1MPA开始,以后每隔8H增加0.1MPA,并随时观察六个试件上端面情况。
9、 当六个试件端面上有3个呈现有压力水渗透出来时,记下此时的水压值,减取0.1MPA得出的值作为该试件中的抗渗水压值,当达到试压值后,并经过8H试件上端间未出现渗透现象,则评为该试件满足抗渗设计要求。
10、 完毕后切断电源,放尽贮水罐及管路中水,擦净试模涂以防锈油,同时填写好仪器的使用记录。
(十八)电子台秤操作规程
1、 检查台称是否损坏,称砣是否齐全。
2、 将标尺杠杆上的游砣拨至零位时,标尺杠杆是否平衡,否则调整平衡螺母,校正后才能使用。
3、 称量时,应根据台称最大称量范围称重,不能超出称量范围使用。
4、 称量时,应将衡物轻放在秤台上,以免损及台称刀刃。
5、 先按估计衡物,将称砣挂在称砣盘上,然后将衡物轻放在台称中央,拧开标尽杠杆的固定,再加减称砣,直至标尺杠杆平均为止。
6、 使用完毕后,卸去衡物,取离称砣放回砣架上,再将游码固定,并将标尺标杆按下固定,再进行清洁。
7、 填写其使用记录。
(十九)TYE-2000B型压力机操作规程
1、 据试件选用量程范围,挂好砣并对准刻度线
2、 调整缓冲阀使之与量程范围相适应。
3、 转动开关接通电源。
4、 放好试块。
5、 启动油泵电机,迅速将送油手柄调到相应位置,应保持试块加荷时指针与指示盘同步旋转,直至试件被压碎关闭送油阀,并停止油泵电机加载速度指示器电机。
6、 打印试验数值。
7、 打开回油阀,然后拨回从动针。
8、 清除被压碎的试块。
9、 继续下一次试验。
10、 关闭加载速度指示器旋钮。
11、 清除机器上的、机器旁边的压碎的试块。
12、 写好使用记录,关闭电源。
八、岗位职责
(一)实验室主任岗位职责
1、 积极贯彻上级指示,认真执行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积极推广新材料,新技术;制定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
2、 对实验室的技术、质量工作负全部领导责任。
3、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切实保证公正地、准确地进行各项检测工作。
4、 全面负责、督促试验工作的进行,做到严肃、严密、严格。
5、 检查、督促实验室各在职人员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和各类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6、 协调实验室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及时解决检测工作中问题,对检测工作完成情况负责。
7、 负责组织试验人员的技术培训、考核、调配、奖惩等工作;对检测过程随时进行监测考查。
8、 负责检查《质量管理手册》的执行情况,主持《质量管理手册》的制定、补充、修改。
9、 定期抽查原始记录和试验检测报告,并负责报告单的签发,主持事故分析和质量分析会议。
10、 对违反规定而造成不良影响或事故的当事人,严肃处理。
(二)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1、 全面负责实验室的技术工作、组织贯彻实施国家有关质量测试的方针。
2、 掌握本领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收集有关技术资料、组织探讨新的检测手段。
3、 批准检验实施细则,检查试验过程的正确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组织全室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熟悉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全室人员的技术素养和工作能力。
5、 检查原始记录,编写及签发试验报告,对所进行的检测项目判定结果负责。
6、 随时了解和解决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问题。
7、 主持重大检测项目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8、 协助实验室主任做好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三)质量负责人岗位职责
1、 全面负责检测工作的质量,定期向主任报告质量情况。
2、 督促检测人员按现行的国家规范、标准、对各项目进行检测。
3、 不定期检查试验人员的检测质量和工作质量。
4、 经常性抽查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对不符合规定的记录、报告及时指正。
5、 认真复审检测报告,以确保所出的报告公正合理。
6、 负责检测质量争议的处理。
7、 负责进行质量申诉的调查、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
8、 经常对检测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
9、 制定试验室的质量方案,报主任批准后执行。
负责《质量管理手册》的贯彻执行。
(四)档案资料员岗位职责
1、 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国内外关于产品质量检验的标准、规范、规程和规定细则、方法。
2、 负责技术资料(包括仪器设备的检定证书、原材料的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规程等)的整理、编号、入档,保管工作。
3、 对保管期限已到的资料进行登记造册、移交处理。
4、 对过期资料(检测报告、原始记录)的销毁应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并登记造册存档。
5、 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未经批准不得复制,不得泄露原始数据,不做有损用户的事。
6、 做好防火、防盗、防蛀等工作,确保资料完好无损。
7、 严格执行档案资料员应遵守的其他各项制度。
8、 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仪器设备员岗位职责
1、 负责本室仪器设备的保管、维护、保养工作,保证仪器设备性能保持使用状态。发现损坏的仪器应及时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监督和业务指导。
2、 负责本室的仪器设备维修,配合安装调试工作,如需计量检定,应及时委托计量员送检。
3、 检查检测人员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对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有权制止和提出批评整改。
4、 负责本室所需仪器设备的购置申请,并上报总公司统一安排购置,负责检查验收,及时登记造册,配合安装调试。
5、 负责本室仪器设备的周期检定,对于自检设备应按时检定并做好记录,对于不能自检的设备应及时委托送检。
6、 仪器设备一律不得外借,如有特殊情况应经负责人同意,手续齐全。
7、 认真学习仪器设备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8、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
(六)计量管理员岗位职责
1、 认真学习计量法规、计量设备和仪器设备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 搞好计量器具的登记、建立台帐工作;搞好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经常巡视、督促、检查,对不合格的计量器具要制止投入工作,并向上级汇报。
3、 负责试验室仪器设备的周期检定,对于自检设备应按时检定并做好记录,对于不能自检的设备应及时委托送检。
4、 对计量器具衽标志管理,对已检仪器设备分别贴上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论证办公室统一制订的标志,其应用范围为:
(1)合格证(绿色)
a、计量检定(包括自检)合格者;
b、设备不必检定,经检查其功能正常者;
c、设备无法检定,经对比或鉴定适用者。
(2)准用证(黄色)
a、多功能检测设备,某些功能已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的功能正常,且经校准合格者;
b、测试设备某一量程精度不合格,但检验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者;
c、降级使用者。
(3)停用证(红色)
a、检测仪器设备损坏者;
b、检测仪器设备经计量检定不合格者;
c、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
d、检测仪器设备超过检定周期者;
5、负责新设备、新技术的情报工作,掌握计量器具的发展动态,为改进测试技术提供最新的信息。
6、全面负责试验室设备的保养工作。
7、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
(七)安全员岗位职责
1、 负责各检测室、办公室的电气设备的检查工作,特别是仪器使用后检查工作。
2、 督促并教育检测人员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用电规定。
3、 在试验过程中,负责检查试验人员是否执行各项规程的规定,对不符合的除加以阻止外,还应对其进行教育并令其改正。
4、 了解配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灭火器的工作原理,对灭火器应会使用,防止他人挪用消防设施。
5、 了解危险品的性质、火灾危害性和灭火方法,监督危险品、化学药品的使用。
6、 测试工作场所,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安静和检测时规定的环境条件,并督促检测员执行卫生制度。
7、 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任务。
(八)管理组岗位职责
1、 管理试验记录、检测报告、质量保证书、设备档案、标准规范、上级文件等技术资料的收发存档等管理。
2、 负责原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剂样品的收集管理。
3、 负责仪器设备的申购、验收、维护、保养、建立档案等管理。
(九)检测组岗位职责
1、 检测原材料砂、石、水泥、外加剂的进厂检验工作。
2、 负责出厂混凝土的随机抽样检验工作。
3、 负责提供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
(十)试验员岗位职责
1、 接受试验检测任务并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2、 严格按现行标准、规范进行试验,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3、 及时完成检测工作,认真记录,并对数据的正确性负责。
4、 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计算、修改、填写试验报告,自审他审及签字。
5、 及时完成检测报告并送主任签发。
6、 对承担的检测工作质量负责。
7、 积极参加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8、 有权拒绝不符合管理规定的要求和行政或其他方面的干扰。
9、 按时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并做好仪器设备及工作地点清洁工作。
10、 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九、试验操作步骤
(一)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测定试验的操作步骤
一、 用固定加水量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
1、 首先调试仪器、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的金属
棒应能自由滑动;试锥降至模顶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搅拌机运转应正常;用挤不出水的湿抹布擦搅拌锅、搅拌叶片及试锥、锥模、刀片等。
2、 称取试样500g倒入搅拌锅内,将锅放到机座上,升到
搅拌位置,开动机器,同时徐徐加入142.5ml水,慢速搅拌120s,停15s,再快速搅拌120s后停机。
3、 从机座上取下搅拌锅,立即将净浆装入锥模内,用
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云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放试锥自由沉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整个操作应搅拌后1.5min内完成。
4、 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mm)按下式计算得到
标准稠度用水量P(%)
P=33.4-0.185S
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
二、 用标准稠度净浆测定水泥凝结时间
1、 将圆模放到玻璃板上,在内侧稍稍涂上一层机油,
调整水泥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
2、 对已计算得到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加水(5P),称样
500g,搅拌,制成标准稠度净浆后立即装入圆模,振动数次后刮平,然后放入湿汽养护箱内。记录开始加水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3、 加水后30min进行第一次测定。
4、 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
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沉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时指针读数,当试针垂直自由深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时指针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mm时,即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当试针下沉不超过0.5mm时,即环形附件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三、 用标准稠度净浆测定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1、 雷氏夹试件的制备方法: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
已涂油的玻璃板上,并将刚搅拌好的标准稠度净浆装满试模,用小刀捣插15次左右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2h。
2、 试件在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2h以后,脱去玻璃板,测
量雷氏夹两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到0.5mm。接着将试件放入沸煮箱内水中板上然后在30±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沸3h±5min。
3、 沸煮结束,立即放掉箱中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
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
4、 测量试件两指尖端间的距离(C),记录至少小数点后一位,
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C-A)的值相差4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
(二)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的操作步骤
一、 胶砂制备
1、 胶砂质量配合比为一份水泥、三份标准砂和半份水;搅拌
时间为低速搅拌60s、高速搅拌30s,停90s,再高速搅拌60s。
2、 用量225ml水倒入锅里再加入450g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
上,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放,再高速搅拌30s后停90s,立即在第一个15s内用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继续高速搅拌60s。
二、 试件的制备及养护
1、 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分两层将胶砂装入模中。
第一层每个槽装约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下。移下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个金属直尺以近似90度的角度架在试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模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记好标记,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24h后脱模,并在脱模前先对试体进行编号。脱模后的试体应立即放入养护池中篦子上,并使彼此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以让水与试体的六个面接触。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并随时加水以保持适当的恒定水位。
三、 强度测定
从池中取出试件,揩去试体表面沉积物,并用湿面覆盖备用。
1、 抗折强度测定:将试体一个侧面放在水泥抗折试验机支撑圆柱上,试体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通过加荷圆柱以50N/S±10N/S的速率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加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
计算公式:Rf =1.5 Ff L/ b³
式中:Rf——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体中部的荷载,N;
L——支撑圆柱之间的距离,mm;
b ——棱柱体正方形截面的边长,mm。
2、抗压强度测定:将六个半截棱柱体分别放在压力机中的夹具上,以2400N/S±200N/S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
计算公式:Rc = Fc /A
式中:Fc——破坏时的最大载荷,N;
A——受压部分面积,mm²(40mm×40mm=1600mm²)。
四、实验结果判别
1、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强度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计算精确到0.1Mpa。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2、以一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计算精确至0.1Mpa。如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的±10%时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五个的平均值为结果。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出它们平均值10%的,则此结果作废。
(三)水泥细度、比表面积测定操作步骤
负压筛实验方法:
称取已烘干的试样25g倒入筛内,将筛放到已调好负压的筛座上,盖上筛盖,开动仪器,120s后,将筛余物称量,精确到0.1g。
计算公式:筛余百分数(%)=筛余物克数/25*100
(四)混凝土用骨料试验的操作步骤
一、 取样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分表层除去,然后从料堆或车船上不同部位或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或石子16份。
二、 缩分
将样品放在平整洁净的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搅匀,摊成厚度约20mm圆饼在饼上划两条正交直径将其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按上述方法继续缩分直至缩分后的样品数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量为止。
三、 砂的筛分析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
a. 称取经缩分后样品不少于550g两份,分别装入两个浅盘,在(105±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
(注:恒重系指试样在烘干1~3h的情况下,其前后两次质量之差不大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
b.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特细砂可称250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有筛底的套筛上。
c. 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10min;取下套筛,按孔径大小顺序再逐个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验总量的0.1%为止。通过筛的试样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筛分;依次按次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d. 称取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的剩余量之和与原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
结果评定:
a. 计算分计筛余:以各号筛的筛余量除以筛分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b. 计算累计筛余:该号筛的分计筛余与大于该号筛的分计筛余之和,精确至0.1%;
c. 根据各筛两次试验累计筛余的平均值,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精确至1%。
d. 砂的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
uf=[(β2+β3+β4+β5+β6)-5β1]/(100-β1)
式中 uf——细度模数
β1、β2、β3、β4、β5、β6——分别为5.00mm、2.50mm、1.25mm、630um、315um、160um筛的累计筛余。
e.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0.1。当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须重做试验。
四、 砂的表观密度测定步骤
试验步骤
① 经缩分后不少于650g的样品装入浅盘,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② 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mo),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量瓶中,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等瓶盖,静置24h;然后用滴管加水至容量瓶500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m1)。
③ 倒出容量瓶中的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容量瓶内注水(应与上项水温相差不超过2℃)至500mL刻度处, 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m2)。
4.结果计算与评定
①表观密度ρ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m³:
ρ=[mo/(mo+m2-m1 )- αt]×1000
式中 ρ——砂的表观密度, ㎏/m³;
mo——试样的烘干质量,g;
m1——试样、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m2——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ρ水——水的密度,1000㎏/m³;
αt——水温对砂的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见表2-5:
②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当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 m³,须重新试验。
五、 砂的堆积密度测定
试验步骤
1、试样准备: 先用公称直径5.00mm的筛子过筛,然后取经缩分后的样品不少于3L,装入浅盘,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试样烘干后若有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予捏碎。
2、测定步骤:称容量筒重量m1,将其放在不受振动的桌子浅盘中,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铝料勺,将它徐徐装入容量筒(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不应超过50mm)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2)。
六、 砂的含水率测定步骤
1、 由样品中取各重约500g的试样两份,分别放入已知质量的干燥容器(m1)中称量,记下每盘试样与容器的质量(m2),将容器连同试样放入温度为(105±5)度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置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2、 量烘干后的试样与容量的质量(m3)。
七、 砂的含泥量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
① 将样品缩分至约11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后,称取各为400g(mo)的试样两份备用。
② 取烘干的试样一份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或溶于水中。把浑水缓缓倒入公称直径为1.25um、80um的方孔套筛上,滤去小于80u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
③ 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到筒内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④ 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80um筛放在水中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80u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的筛余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放在烘干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m1)。
结果评定
① 砂的含泥量ωc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ωc=(mo-m1) /mo×100%
式中 ωc——砂中含泥量,%;
mo——试验前的烘干试样质量,g;
m1——试验后的烘干试样质量,g。
②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八、 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步骤
筛分析所需试样的最少质量
公称粒径(mm) | 试样最少质量(㎏) |
10.0 | 2.0 |
16.0 | 3.2 |
20.0 | 4.0 |
25.0 | 5.0 |
31.5 | 6.3 |
40.0 | 8.0 |
63.0 | 12.6 |
80.0 | 16.0 |
③将试样按筛孔大小顺序过筛,直到各筛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为止;
(注:当筛余试样的颗粒粒径比公称粒径大20mm以上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拨动颗粒。)
④ 称出各号筛筛余的质量,精确至试样总质量的0.1%。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筛底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测定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九、 碎石和卵石的表现密度测定(简易方法)步骤
表观密度试验所需的试样最少用量
最大公称粒径 | 10.0 | 16.0 | 20.0 | 25.0 | 31.5 | 40.0 | 63.0 | 80.0 |
试样用量不少于(KG) | 2 | 2 | 2 | 3 | 3 | 4 | 6 | 6 |
1、 按表规定称取试样。
2、 将试样浸水饱和,然后装放广口瓶中。装试样时广口瓶应倾斜放置,注满饮用水,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
3、 气泡排尽后,再向瓶中注入饮用水至水面满出瓶口边缘,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试样、水、瓶和玻璃片总质量(m1)。
4、 将瓶中试样倒入浅盘中,置到105±5度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然后取出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m0)。
5、 将瓶洗净,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板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份后称量(m2)
十、 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测定步骤
1、 称容量筒重量m1(kg)。
2、 取试样一份,置于平整干净的地板(或铁板)上,用平
头铁铲铲起取样,使石子自由落入容量筒内。此时,从铁铲的齐口至容量筒上口的距离应保持为50mm左右,装满容量筒并除去满出筒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凹部分和满出部分的体积大至相等,称取试样的容量筒共重m2.
十一、碎石和卵石的含水率测定步骤
碎石和卵石含水率所需的试样最少用量
最大公称粒径 | 10.0 | 16.0 | 20.0 | 25.0 | 31.5 | 40.0 | 63.0 | 80.0 |
试样用量不少于(KG) | 2 | 2 | 2 | 3 | 3 | 4 | 6 | 6 |
1、 按表规定的数量称取试样,分成两份备用。
2、 将一份试样装入干净的容器中,称取试样和容器的总质量m1并在105±5度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m2。
3、 试样,冷却后称取试样与容器的总质量m2。
十二、碎石和卵石的含泥量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
① 按规定取样,将试样缩分至表2-12规定的质量。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
表2-12 含泥量试验所需的试样最质量
项目 最大公称粒径 | 10.0 | 16.0 | 20.0 | 25.0 | 31.5 | 40.0 | 63.0 | 80.0 |
最少试样质量(㎏) | 2 | 2 | 6 | 6 | 10 | 10 | 20 | 20 |
② 称取试样一份(mo)装入容器中摊平,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石子表面150mm,浸泡2h后,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较粗颗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或溶解于水。把浑水缓缓倒入公称直径为1.25um、80um的方孔套筛上,滤去小于80u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大于80um的颗粒丢失。
③ 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操作,直到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④ 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80um的方孔筛放在水中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80u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筛余的颗粒和筒中已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中,置于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出试样的质量(m1)。
4. 结果评定
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ωc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ωc=(mo—m1)/mo×100%
式中 ωc——含泥量,%;
mo——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
m1——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2%时,应重新取样试验。
(五)混凝土性能试验
一、新拌砼稠度测定与工作性评估
1、坍落度试验:本法适用用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值不小于10mm的混合料的稠度测定。
机械搅拌:按所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和。
① 按设计配合比和用量称取各材料,分别装入盛器中。
② 开动试验室用搅拌机,并依次喂入石子、砂和水泥,干拌均匀,再次水徐徐加入,全部加料时间不超过2min。水全部加入后,继续搅拌2min。
③ 将混合料自搅拌机中卸出,倾倒在拌板上,再经人工拌和1-2min,即可做坍落度试验。从开始加水时算起,全部操作必须在30min内完成。
(1) 试验步骤
① 湿润坍落度筒及其他用具,并把筒放在不吸水的刚性水平底板上,然后用脚踩住两边的踏脚板,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保持位置固定。
② 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坍落度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1/3左右。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每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 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 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或顶层时, 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③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应在5~10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至提起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④提起坍落度落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新拌砼坍落度为mm为单位,结果表达精确到5mm。
1、 混凝土工作性的评定
①测试坍落度后,可观察坍落后混合材料试体的泌水性、粘聚性。
②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集料外露,则表明保水性不好;如无稀浆或只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明保水性良好。
③用捣棒在已坍塌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如果锥体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坍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表示粘聚性不好。
二、砼体积密度试验步骤
1、试样的拌制同坍落度试验。
2、用抹布把试模内外擦干净,称出试模重W1,精确至50g。
3、混合料坍落度不大于70mm时可用振动台振实,大于70mm时可用捣棒捣实。
①采用振动台振实时,一次将混合料装满。装料时允许用捣棒插捣,振捣时如混合料不够,则应随时添加,振动到表面出浆为止。
②采用捣棒捣实时,砼混合料应分二层装入试模。每层的装料厚度应大至相等,插捣时用捣棒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面,插捣上层时,捣棒应穿入下层约2-3cm。插捣时捣棒保持垂直不得倾斜,并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入数次,以防止试件产生麻面。每层的插捣次数应视试件的截面而定,一般每100 平方厘米面积应不少于12次,然后刮除多余的砼,并用抹刀抹平。
4、将试模外壁仔细擦挣,称量并记录混合料与试模共重W2,精确到50g。
三、砼的配合比调整
先算出首次试拌10L或15L砼混合料的原材料用量,拌和后测试其稠度。若稠度不能满足要求,则加入与原水灰相同的水泥浆或砂率相同的砂子、石子、测试其稠度。逐步校正至达到要求的稠度和工作性为止。将加入后的各原材料总重按最后一次混合料的实测体积密度,计算调整后的实际体积,然后求出每立方米砼的实验室配比(必要时尚须作强度较核)。
四、 混合料凝结时间试验步骤
a) 按坍落度试验方法拌砼混合料,将混合料装入试料容器中,振捣密实。然后置于温度20±3度的环境中以待试验。在其他较为恒定的温度中进行试验时,应在试验结果中加以说明。
b) 从砼拌合完毕起2H开始贯入测试。在测试前5min将试料容器一侧垫高约60mm,使筒倾斜,吸去表面泌水。
c) 将装满砼的试料容器放于仪器底盘上,松开调节螺套,选装上合适的贯入针。贯入针截面为1平方厘米的用于测初凝时间;0.2平方厘米的用于测终时间。
d) 旋转调节螺塞使压力表指针对准刻度零线。
e) 将钮子开关置于调整位置,按工作按钮后试料容器在2秒种后开始上升,待停止以后,即可调整。调整时拧松调节螺套,将贯入针调至刚好接触试料面,拧紧调节螺套,固定贯入针。再按动工作按钮,试料容器继续上升即开始作贯入运动,此时压力表将有示值,并慢慢增大,10秒钟以后试料容器升高25MM,即贯入到最深位置,压力表指示贯入阻力,读出做好记录,试料容器停留4秒钟以后,开始下降,7秒种以后恢复原位自动停机,一次测试完毕。
f) 作第二次贯入测试时必须变换贯入位置,推动手柄使其旋转一定角度,当听到钢球的弹跳声时,贯入点位置变换已完成,随即将手柄拉回原位,以后变换只需重复如上动作。贯入位置分内外两圈,外圈15点,内圈7点,如一圈贯入已使用完,必须转动仪器上部手柄180度,将贯入点在外圈时,变化测点只需推动手柄一次,如贯入点在内侧,变换它则需推动手柄二次。
g) 在测试过程中,应经常注意压力表指针起始时是否在零点,如不在零点应调整。
h) 在不需调整贯入针高低时(用同一个试料容器及没有更换贯入针进行连续测试时),可将钮子开关置于“自动位置”,这样以后的测试中只要按“起动”按钮一次,即自动一次自动循环,历时30秒。
五、 普通砼搞压强度试验
A) 试体
① 试体大小按表选用
试件尺寸(MM) | 集料最大粒径(MM) | 制模每组用料(KG) |
100*100*100*100 150*150*150 200*200*200 | 30 40 60 | 9 30 65 |
② 所有试件应在取样或测试稠度后立即制作。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合料宜用振动台实,坍落度大于70MM的用捣棒人工捣实
③ 制作试块三件所需混合料大致用量见表。
④ 制作试件前应将试模清擦干净,并在其内壁涂上一层矿物油脂或其它脱模剂。
⑤ 试件成型方法同体积密度试验。
⑥ 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成型后应覆盖表面,以防止水分蒸发,并在室温为20±5度情况下至少静置一昼夜(不超过两昼夜),然后编号拆模。
⑦ 拆模后的试件立即放在温度为20±3度,相对湿度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或不流动的水中养护。试件应放在架上彼此之间间隔为1-2CM,并应避免用水直接冲淋试块。
B) 试验步骤
① 试件从养护室取出后应尽快试验。将试件擦拭干净,测量其尺寸(精确到1㎜),据此计算出试件的受压面积。如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之差不超过1㎜,则按公称尺寸计算。
② 将试件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试件的承压面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其接触均匀。
③ 加荷时应连续而均匀,加荷速度为: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30时,取0.3~0.5MPa/s;高于或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取0.5~0.8MPa/s;高于或等于C60时,取0.8~1.0MPa/s。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P(N)。
(六)砼抗渗性试验步骤
A) 按规定方法成型与养护砼试件,每组6个试件.
B)到达试验期时,取出试件,将表面擦净凉干,然后在熔化的石蜡中漆混合物(石蜡:火漆=4:1质量比)中滚涂,使试件侧面滚抹均匀(切勿使蜡液流淌于试件的顶、底面)。再用加压器或压力机将试件压入经预热的抗渗试件套模内(预热温度约50度),待套模稍冷后即可解除压力。
C)排除抗渗仪管路系统中的空气,并将密封好的试件套模安装在抗渗仪上。
试验时,水压从0.1MPA开始,以后每隔8H增加水压0.1MPA,并随时注意观察试件端面情况。当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中表面渗水的试件不超过两小时,可停止试验,记下此时的水压力(H)。